从重庆交通大学获悉,由该校易志坚教授团队研发的原创性理论和成套技术——“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在5年大规模中试试验后,今年开始进行产业化推广,目前新签项目覆盖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沙漠和戈壁共计13万亩。

“土壤化”后的沙子具有与土壤类似的性质,是植物生长的良好载体,具有防沙固沙与生态恢复一体化功能。目前,“沙漠土壤化”生态修复技术已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若尔盖草原、西沙岛礁等不同沙漠立地条件下进行规模化试验,实施面积达1.7万亩。

“今年我们项目将正式进入产业化,不仅防沙治沙恢复生态,而且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易志坚介绍,广泛的试验显示,经“土壤化”改造的沙漠,保水保肥,灌溉量比当地农地还低;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和产量普遍高于当地农地。今年团队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新疆若羌等地的沙漠和戈壁先改造约3000亩,进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正在推进“引凌入沙”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将黄河凌汛水引入库布其沙漠腹地,缓解生态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易志坚教授团队项目位于杭锦旗吉日格郎图镇,可以用于土壤化改造的沙漠化土地超过10万亩,当地政府引进了企业种植农作物,计划种植土豆、大豆、葵花等经济作物。今年他们计划首次改造2000多亩,目前改造、种植工作正在实施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