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电波,就要说到陕西国际电台。说到电台,就要说到位于陕西省永寿县的“西工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渭水以北、槐山以南,古丝绸之路途经的渭北高原上,有座名为永寿的县城。每天早晨,集市上都会听到嘹亮的吆喝声:“豆腐脑,豆腐脑,西工地的水!”可见西工地的井水有多好多甜,做出来的豆腐脑有多好吃。事实上,在永寿县城及周边村镇,只有位于县城西塬3公里处的“西工地”有深井水。

20世纪90年代初,只要在县城看见骑着绿色邮电自行车或看见成群结队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县城集市上的水果、肉菜摊位便会传来一片呼声:“西工地的来了!西工地的来了!”西工地的人都穿着笔挺端庄的绿色工装,走到哪儿都会引来关注,买东西也很少谈价,痛快大方。多少年来,西工地在当地人心中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不知道西工地是干啥的。其实,西工地就是陕西国际电台,对内叫“501电台”,对外叫“西安市155信箱”。当地人一直叫西工地,是因为当时建电台时,是根据地理方位叫的,永寿的叫“西工地”(发讯台),乾县的叫“东工地”(收讯台),都属国家一级通信单位、通信保密单位。

陕西国际电台始建于1964年,是国家级六大“短波发信电台”之一,当时被称为“6402工程”,曾调动全国许多著名的工程技术人员,历时三年,才建成了一个大型的、技术先进的国家级“短波发信电台”,并由邮电部直管。20世纪90年代初,陕西国际电台和陕西微波总站合并后,统一隶属于陕西省无线电信局管理。

当年,该台的电波功率可以覆盖全球的地层表面,所以对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可以进行通信联络。像松林一般葱郁的天线铁塔林环绕着占地100亩的电台机房和生活区。200多座铁塔的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100米以上的自立式铁塔有18座,100米以下的铁塔有近200座,天线建筑工程有数十公里,担负着我国对国际短波通信、广播、气象、导航、战备等的任务。当年的尼克松访华、唐山大地震等信息都是通过该电台传播发送的。

电台各项设备很全面,有两路专线高压供电,并自备大型发电机,如果遇到战时或自然灾害专线停电时,其大型发电机可供电台和整个永寿县城使用。而大型发讯机有数十台,遥控电路主、备用有好几套,做到战时、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发生时通信联络万无一失。其他大型发讯机所使用的电子管就有半人高,配有电子管室、仪表室、资料室,有专人管理。各班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设有“有线班”“无线值机班”“维护班”“监控班”“天线班”“电力班”“水暖班”“后勤班”等班组。

陕西国际电台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政治审查特别严格,工作时各班组密切配合、团结一致。有紧急政治通信任务时,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以长期以来,对当时邮电部、陕西省邮电管理局下达的各项任务都能圆满出色地完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短波发信台是指承担短波通信发射任务的电台。一般由发信机、机房、中央控制室、发信天线、馈线系统(包括天线交换设备)、信号线路设备以及高频接地装置等组成。短波发信台要建在城市规划的发射区内,尽可能远离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设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