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数字身份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170多个国家陆续发布数字国家相关战略,我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四方面建设“数字中国”。曾西平表示,数字身份是各个领域数字化的基石,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必备基础,是数字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身份的发展将帮助用户掌握其个人数据、实现数据在各数字化活动之间自由流转,数字身份将成为数字世界的入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球范围内诸多国家积极开展数字身份实践,数字身份已经在欧盟、爱沙尼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在我国,河北雄安、江苏苏州、广东深圳等地率先开展数字身份探索,并在优化社会治理、加快经济建设与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初见成效。

数字身份的发展趋势

曾西平认为,数字身份存在两大关键发展趋势,其一是数字身份的内涵不断拓展,其二是数字身份的模式逐步演变。

第一,数字身份的内涵正在不断延伸。在狭义上,数字身份是实体社会中的自然人身份在数字空间的映射,是传统社会身份的数字化。在广义上,数字身份是以信息和数字呈现在互联网中的身份,包含以往社会关系中的材料,是数字空间行为数据的总和,是数字关系的身份化。

第二,数字身份的模式经历了“中心化—联邦化—分布式”的演变。在中心化阶段,数字身份由各平台管理,在互操作性、可移植性、身份自主可控性、安全隐私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联邦化阶段,数字身份由供应商管理,但是身份自主可控性和安全隐私性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当前,数字身份正在向分布式模式演变,即通过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实现身份的自主主权管理,具备去中心化、可移植、隐私安全等优点。分布式数字身份在数字空间建立了凭证颁发者、持有者和验证者之间的信任三角,完成了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可信映射,从而构建起数字空间可信关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