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农行因“三农”而生,因“三农”而发展,因“三农”而壮大,“面向‘三农’,服务城乡”是责任所在。


(资料图片)

洛阳农行下辖15个支行86个营业网点。多年来,洛阳农行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为城乡繁荣作出了农行贡献。

洛阳农行在股份制改革前,曾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股改后,一些客户经理因不良贷款问题被追责,有惜贷、惧贷思想,发展活力不足。

在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浪潮中如何找准角色定位,考验着洛阳农行党委一班人的智慧与担当。

痛定思痛,居安思危,刮骨疗伤。2021年7月,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后,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

结论是:风险的产生有客户经理少、管理不到位的客观因素,但“银客信息不对称、三农风险防控难、抵押担保受限”是主观因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没有完全建立金融与乡村相互融合的机制。

洛阳农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军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进行全新思考、深入剖析,积极探索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乡村振兴,农行先行。2021年12月,洛阳市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签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7月,洛阳市政府、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完善风险保障措施3方面12项工作,金融资源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十四五”期间省农行向洛阳市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融资。

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洛阳农行从破解“贷款难、担保难、资金贵”根源入手,向洛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体制机制与产品优势,分析“三农”融资难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政银合作,金融助力洛阳乡村振兴”的“农行方案”。

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为深度融入洛阳乡村振兴,王军担纲主抓乡村振兴工作,全力推动工作体制机制落地见效;经请示省农行同意、洛阳市委组织部批准,洛阳农行选派16名优秀转岗科级干部作为“首席金融特派员”到县(区)农业农村局、金融局、财政局等挂职。

嵩县“首席金融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水社说:“到任后,经过深入调研,很快摸清了嵩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村金融的现状,掌握了重点产业、项目和规划,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精准匹配,消除了政银合作盲点。”

“农民贷款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抵押担保难!”洛阳农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谢学鹏说。

如何破解?洛阳农行在总结偃师支行“惠农e贷”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向洛阳市委、市政府建议:通过风险补偿金增信担保,解决群众贷款“无担保、少抵押”的困难,有效缓释信贷风险。这一建议,促成了“政府增信担保”方案落地。

目前,洛阳农行与洛阳市14家县(区)政府签订了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合作协议,已到位资金8050万元,撬动农户贷款34.4亿元。2022年,“惠农e贷”荣获洛阳市“最受欢迎乡村振兴类信贷产品”,洛阳农行被洛阳市表彰为先进单位。

3月27日至28日,洛阳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乡村振兴“4+2”重点工作,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供排水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劳动力技能培训四项重点工作和乡村治理、农村金融两项保障性措施。会上,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说,农业银行长期扎根“三农”、服务“三农”,体现了金融主力军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各县(区)要与农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加强乡村振兴金融要素保障,着力解决群众贷款难。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农行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会议上,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静指出,建设特色鲜明的县域和乡村振兴领军银行,要贡献农行智慧和方案、打造示范样板、做强服务品牌,洛阳农行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走在了全省前列。

破题起势,积厚成势。洛阳农行金融助力洛阳乡村振兴的“农行方案”在河洛乡村再出发!(万建伟 刘珮洁 张琛/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