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45年来发现的海拔最高的痕迹!”6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传来消息,位于甘肃省和四川省交界处,海拔3822米的地方,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证实这里是大熊猫交流的“走廊”之一。


(相关资料图)

今年5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巡护员赵和鑫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巡护员陶强一起登上黄土梁山顶,调查这里的野生动物痕迹,“这是走廊带,是两省之间大熊猫交流的‘鹊桥’。在大熊猫的‘伞护’下,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在这里生活。”

近日,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三省将统一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保护措施和相关标准,一股“合力”正在形成。

……

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后,四川从多个维度建设生态走廊带。《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恢复指南(试行)》《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修复》地方标准相继征求社会意见,土地岭等重点生态廊道修复和大相岭等野化放归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已累计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超过30平方公里。

今年上半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北部川甘两省四县的巡护联合行动20余次,类似的联合行动从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起就持续开展。今年四川片区设置固定巡护线路700余条、重点区域监测样线超过1500条。

雅安荥经县法院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法庭,荥经县检察院成立了生态环境资源检察专门机构;绵阳平武县挂牌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管理片区警务工作站,由“熊猫警长”与护林员开展联合巡护;广元青川县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川陕甘毗邻地区的公安机关、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开展警园共建……

前些天,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白果坪保护站副站长杨俊,正在整理今年二季度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他发现,安装在纸厂沟的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大熊猫、金猫、四川羚牛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在同一兽径‘同框’的珍贵画面。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投入近2亿元,全面开展科研本底调研,完成各类科研项目近300个,包括大熊猫粪便DNA检测研究、岷山永久性森林大样地第二轮调查研究、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质量影响、小相岭山系放归大熊猫现状及成效研究等。

四川建立起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遗传数据平台,掌握了500余只大熊猫的DNA档案信息。通过建立红外相机数据管理信息化平台,四川将智能监测范围覆盖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近四分之一。

通过创新整合繁殖、激素、遗传等指标,四川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大熊猫放归成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已经放归11只大熊猫,全部在四川,其中有9只在野外存活,8只在栗子坪。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的大相岭野化放归研究基地,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据监测,石棉县大熊猫小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国家公园这里初期提高约40%,表明放归个体对当地种群具有显著的遗传贡献。

2022年4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首款原生态产品“平武中华蜂蜜”上线销售。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给予原生态产品特许经营授权后,正式销售的首款产品。

2023年7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内1000余个自然教育课程相继启动,带起“自然研学热”。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在社区共管机制建设、生态保护补偿、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创新试点。

入口社区方面。四川分期分批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内以及周边近500个村(社区)开展建设。今年年初,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荥经展示馆、龙苍沟超现实沉浸式体验馆、熊猫会客厅、熊猫养氧民宿酒店等项目建设相继和游客见面。

特许经营出新品。在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落衣沟村,从事中华蜜蜂养殖的有50多户,为保证蜂蜜质量,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还邀请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制定了一套养蜂和蜂蜜品质标准。

社区共建更给力。《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公布,其中提到,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结合乡村振兴,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认证,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周边居民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体验、特色农产品等绿色生态产业。

《青海日报》(2023年08月19日 第6版: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推荐内容